廚房的魔法

很難早起出門也不喜歡時間受限,想想至少一年沒去過菜市場,慣買的豬肉攤都搬得我不知道該上哪兒買肉。

買個菜進錯了菜攤,覺得菜的品質差了些,又往後走了幾間才發現常去的蔬菜店在後頭,老闆娘一如既往親切健談,還算我便宜幾塊錢。牛肉攤還是那攤,近午也能買到需要的牛腩,人少不用排。

回家燉牛肉湯。上一次燉還是阿嬤和奶奶都在的時候,給老人補身體;家人讚不絕口,偏偏兩老吃不慣。

做菜的時間不長,其實沒什麼太多矯情的回憶,平時隨便做做自己吃得開心便罷。沒能做更多菜給家人吃,還是有一點點遺憾;我娘每次回來,不遺餘力變著法兒款待她,吃得開心還能帶點回去。

爐上燉著湯。廚房是有魔法的地方啊。

不記來時路

和朋友的對話間想起這些年丟失的許多東西,文字,各種社群網站論壇帳密,種種。好像人一路走來便是這樣,一邊走一邊丟,並不是故意落下,只是回過神來,好多東西不小心就不曉得掉哪去了。

時間帶來的,各式各樣的惆悵裏頭,也就是這種不知不覺的遺棄最讓人感傷罷。

話說回來,以前總是非常執著,寫過的東西說過的話,愛過的人或者不想忘記的事情,什麼都想要緊抓著不放。後來大概年紀漸長,加上抑鬱到把自己逼成只剩下魚的記憶力,太多東西都記不住了,索性隨它去吧。

最終能夠留下來的,不過只是幾個人幾件事,寫過的字剩下多少是多少,其實不會有人在意的

所謂存在這回事,原本就是除了自己無人在意的。

img_2318

涼薄

不愛讀青春校園故事自己也完全寫不來,大概因為我既不叛逆逃學也沒有壓力山大拚命讀書,除了厭世厭世厭世以外,沒有變成拒絕上學的少女已經很好了。哈。

書裏的青春都離得好遠,其實沒有活力也一點都不明亮,時時刻刻思考人生,不打群架不翹課只在週記嗆老師。除了讀閒書就是寫寫不著邊際的東西,既封閉又無聊,人還尖銳。內心始終在暴動,表面無波,暗潮洶湧。

想起這些,大概因為又到了大考的季節。

曾經在各種消極反抗中過完高中生活,並沒有把考試當成一回事,看著這種臨考緊繃的氣氛覺得自己特別沒心沒肺涼薄寡情。

眼看青春瘡痍滿目,又殘破得格外無情,有一種倖存者的空落。畢竟都過去了。

繼續閱讀 涼薄

往事休提

有些東西塵封太久,見不得光,驟然揭開,彷彿洪太尉誤走妖魔。驚慌不已,只能落荒而逃。

工作的緣故得用 skype,太久沒用想不起帳號,試著以常用信箱登入看看,登是登入了,看見聯絡名單嚇得要心臟病。

那裏頭是 MSN 結束服務後轉移過來的資料,連分類都是我當年仔仔細細用心良苦分好的。多年不見,這些東西突然蹦到眼前來,莫名的情緒排山倒海我幾乎無力招架。

怵目驚心。

虛擬

朋友聊起太宰以閱讀的作家作品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式,印象中我比較多寫電影,作家作品很少。究其根柢,我很害怕作品與我個人產生現實上的連結。

喜歡寫人,寫某些情境與情感,模糊背景地界是一種很取巧的做法,而我始終如此;並不是不想把故事寫實,大概就是一種障礙。用多重迂迴的方式置入想說的話,想表達的東西,本能避開所有能連結到我的事物。論起寫作企圖,也許只是虛構現實。

什麼都是虛的,想傳遞的情感是真的。

我愛的作家幾乎不會出現在故事裏,我的見聞經歷也不會被清晰地寫在其中;頂多是一些枝節瑣事,或是拐了好幾個彎、塗抹得面目全非的情節。那讓我感覺安全。

每個人寫作目的不同,有的人在許願,有的人還願;有的人傾訴,有的人寂寞。

我想傾訴,只是傾訴的內容無關我自己。

不辭冰雪為卿熱

想起靜安先生所言人生三境界,第二境界是「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。」

我很喜歡耆卿,然方才抄書,寫下「不辭冰雪為卿熱」時忽然覺得,兩相映照,我更傾向後者。終究要在追求中耗損,至少有光,有溫度啊。

若似月輪終皎潔,不辭冰雪為卿熱。
多美,多熱烈。

偶然瞥見 LOFTER 專題「看他們把生活過成一首詩」。

與其說想活成詩,我更想把詩折疊起來,捲進生活的邊邊角角,而後平攤,展開。

生活不如詩,可它存在。帶著幽微的光零落散布在各個角落,隨意拾取一段都熨貼著生活,安撫神經。

能安撫神經的,都是詩呀。